随着社会经济发展,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,我国高尿酸血症(HUA)的患病率逐年增高,已经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疾病,这无疑给我们敲醒了警钟。在体检报告中,常常体现为血尿酸升高,除引起最常见的痛风之外,还与肾脏、内分泌代谢、心脑血管等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。今天,我们带您读懂“高尿酸血症”,了解它背后的秘密。
一、尿酸到底是什么?
尿酸其实是人体内一种正常的代谢产物。
来源:人体内的尿酸约20%通过饮食摄入,约80%通过体内分解的嘌呤化合物经肝脏代谢产生。
去路:正常情况下,人体每天产生和排泄的尿酸是保持平衡的,约三分之二的尿酸通过肾脏随尿液排出,另外三分之一通过消化道随粪便排出。
一旦尿酸产生和排泄的平衡被打破,出现尿酸生成过多和(或)排泄减少,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。
二、如何定义“高尿酸血症”?
根据2023年版《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》,高尿酸血症是指成人在正常嘌呤饮食情况下,不分男女,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/L。
细心的您可能会发现,报告单中尿酸的参考区间男女有别,这是由于生理原因所致,其中男性的尿酸参考区间为208-428μmol/L(来源于第四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,不同实验室可能略有不同),这是不是跟高尿酸血症的定义有矛盾呢?其实不然,参考区间描述的是普通健康人群的统计学范围,体现的是绝大多数健康人的尿酸通常是多少,而高尿酸血症的定义中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/L则相当于医学决定水平,也就是开始出现健康风险的医学临界值。
那么为什么会是420这个数值?因为正常情况下,人体血液中尿酸的饱和浓度是420μmol/L,当血尿酸超过饱和浓度,就会析出尿酸盐晶体,这些晶体就是引发一系列问题的“元凶”,它可直接黏附沉积在关节、周围软组织、肾、血管等部位,引起关节、软组织、骨质、肾脏、血管壁的急慢性炎症损伤,从而导致心、脑、肾等多器官损害。
三、您的血尿酸样本经历了什么?
当您抽完血,样本会被送到我们检验科,那么我们是如何检测的呢?目前医院最主流的方法是尿酸酶法。其原理非常巧妙:我们会在血液样本中加入一种特殊的工具——尿酸酶,它只专一地和尿酸发生反应,生成一种有颜色的物质。通过精密仪器检测颜色的深浅,就能精确计算出血液中尿酸的含量。这个方法特异性高、准确性好,能帮助我们为您提供一份可靠的结果报告。
四、尿酸升高有哪些危害?
尿酸盐结晶最喜欢沉积在哪些地方,就会引起相应的疾病:
1.沉积在关节(如脚趾、脚踝、膝盖)——痛风性关节炎
这就是众所周知的“痛风”。发作时关节红、肿、热、痛,如同刀割,难以忍受。这是身体免疫系统对尿酸盐结晶发起的“攻击”。
2.沉积在肾脏——痛风性肾病、肾结石
这是更隐蔽但更危险的危害!肾脏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,更容易受到高尿酸的攻击。尿酸盐结晶会损害肾脏细胞,导致肾功能下降,甚至慢性肾衰竭。同时,尿酸也是形成泌尿系结石的重要原料。
3.沉积在血管壁——加剧高血压、动脉粥样硬化
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,它与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等常常结伴而行,互相影响,形成恶性循环,共同损害心血管健康。
五、发现尿酸高了,我们该怎么办?
第一步:科学复查与评估
如果首次发现尿酸超过420μmol/L,请务必到“风湿免疫科”或“内分泌科”就诊。医生会建议您复查,并可能安排其他相关检查,全面评估您的代谢状况和尿酸升高的类型。
第二步:生活方式干预
对于轻度升高或无并发症的患者,生活方式调整是首选。
多喝水:心肺功能正常者须多饮水,维持每天的排尿量在2000-3000ml,促进尿酸从尿液排出。
管住嘴:鼓励食用蔬菜,鸡蛋,低脂、脱脂奶及其制品;限制食用牛、羊、猪肉、富含嘌呤的海鲜,调味糖、甜点、调味盐(酱油和调味汁),葡萄酒、果酒;避免食用含果糖饮料,动物内脏,白酒、啤酒、黄酒;此外还需戒烟,避免被动吸烟。
迈开腿:适度运动控制体重,但应避免剧烈运动,以免诱发痛风发作。
第三步:药物治疗
如果生活方式干预后尿酸仍持续过高,或有痛风发作、肾功能损害等情况,医生会建议启动降尿酸药物治疗。药物治疗方案须遵循个体化、长程管理的原则,请务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,切勿自行购买服用!
总结
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,它就像一个“沉默的杀手”,初期没有症状,却在暗中损害着我们的健康,管理好我们的尿酸水平,为我们的长期健康保驾护航!
参考文献
1.中国民族卫生协会重症代谢疾病分会,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共识专家组,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3年版.
2.尚红,王毓三,申子瑜,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.